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来自乡土的行家,是乡村振兴的先行者,更是有抱负、有情怀、有作为的致富带头人,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实现梦想,演绎出一首首脱贫致富的奋斗之歌。
“解先跟我们非亲非故,还这么热情帮忙,带我们一起致富!真是了不起!”说起王解先,余坪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2012年,作为平江县萤火虫志愿协会成员的王解先在入户走访助学过程中,发现村民都在为家中种的农副产品没有销路发愁。而这些纯天然、无污染、味道好的“农村土货”在城里备受欢迎。为此,她积极帮助农户对接客源,建立爱心客户群,将农产品销往广东东莞、深圳等地。5年时间内,她先后帮助农户销售了20余万元的农产品。
可时间一长,她也发现热心推销只能帮助贫困户解决一时之困,要想真正带动群众增收创富,形成规模化种养殖才是长久之计。谋定而后动。2017年,她毅然决定放弃收入颇丰的灯饰生意,成立汇民农林农民合作社,采用“基地+农户”的模式,销售农副产品,致力于在贫困户与爱心人士之间搭建起一个扶贫帮困的服务平台。2021年,她引进产业种植技术,带领500余名农户参与紫薯种植,规模涉及全县5个乡镇、25个村,帮助每户增收近3000元……怀着一腔爱心奋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王解先把带领群众致富的美好日子谱成了歌。
在余坪镇谢坪村,另一首致富之歌正在机器轰鸣中奏响,谢坪竹制品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着赶订单,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这里生产的火锅筷、竹地板条等竹制品畅销全国市场。
谢坪村被群山包围,山多田少。以前,村民守着绿水青山,过得却是穷苦日子。土生土长的谢坪人万红日深知村民这一苦恼,他认为要想让村里富起来,还得依靠这些山。2006年,他充分利用谢坪5000亩楠竹资源优势,创办竹制品加工厂,将楠竹变成“致富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天有不测风云,加工厂成立之初便遭受了重大水灾和经济不景气导致销路受阻等影响,创业路上荆棘满路,充满艰辛。但万红日始终没有放弃,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决心要打造一个能够真正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事业平台。苦难过后便是甜,在万红日的坚持下,2014年,加工厂正式开始走向正轨;2019年,他又在老厂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新办了新厂,加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万红日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不但实现了自己的创业致富梦,还带动谢坪和周边稻竹、万洞等村13名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每户每年增收超2万元。如今的谢坪,“绿水金山”正源源不断地变成“金山银山”,看着村民们一张张高兴的笑脸,万红日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致富不忘桑梓情,倾力回报家乡人。在余坪,有越来越多的像王解先和万红日一样的致富带头人涌现出来,带领乡亲们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和奔向幸福的道路上,谱出了最美余坪人的奋斗之歌!
责编:胡昱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